農信傳媒 噻蟲胺屬于新煙堿類,具有高效安全、高選擇性,作用于煙堿乙酰膽堿受體(nAChR),具有殺蟲譜廣、觸殺、胃毒和內吸等特性。主要用于水稻、小麥、蔬菜、果樹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蟲、薊馬、飛虱等半翅目、鞘翅目、雙翅目和某些鱗翅目類害蟲……
國內登記情況
噻蟲胺國內目前登記證共109個,其中原藥登記11個,制劑單劑登記56個,制劑復配登記42個。劑型包括懸浮劑,顆粒劑,水分散粒劑,懸浮種衣劑,可濕性粉劑,微囊懸浮-懸浮劑,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,種子處理懸浮劑,拌種劑。出鏡率最高的劑型有50%水分散粒劑、48%懸浮劑、20%懸浮劑、0.5%噻蟲胺顆粒劑、30%噻蟲胺懸浮劑;復配出現(xiàn)最多的是吡蚜酮· 噻蟲胺,聯(lián)苯菊酯·噻蟲胺。未來國內噻蟲胺的登記趨向于顆粒劑及種子處理方向,登記作物趨向于經(jīng)濟作物類,特別是地下害蟲發(fā)生較多的作物,如花生、韭菜、甘蔗等。
應用情況
國內噻蟲胺應用的方式較多,常見的有噴霧、灌根、撒施、藥肥、拌種及種衣劑。
噴霧主要是防治水稻、蔬菜、果樹上的飛虱、薊馬、蚜蟲、粉虱、木虱等,但噻蟲胺在強光環(huán)境下易發(fā)生分解,所以在田間噴霧應用時往往效果不佳,噻蟲胺活性略低于噻蟲嗪、吡蟲啉,導致畝成本偏高。噴霧應用主要集中在果樹和蔬菜區(qū),附加值相對比較高的作物上。
灌根、撒施及藥肥主要使用的是顆粒劑,以藥肥應用為主,國內藥肥主要使用在水稻、花生、甘蔗、小麥上,甘蔗應用較多,水稻及花生其次,小麥較少目前只有孟州云大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登記。目前甘蔗藥肥主流的登記形式是0.5%顆粒劑、0.12%顆粒劑、0.06%顆粒劑,主要防治蔗螟、蔗龜、蠐螬等,可以替代毒死蜱及辛硫磷。
拌種及種衣劑,目前噻蟲胺對種子處理應用相對普及度較低,主要應用在花生、小麥等作物地下部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,同時對地上的蚜蟲、葉蟬也有防效,并且兼具促根作用,可謂一舉三得。噻蟲胺在地下不易分解,持效期較噻蟲嗪、吡蟲啉更長,效果更好,不少制劑企業(yè)認為未來噻蟲胺在種子處理上的應用也將會是一大增量點。
噻蟲胺的主要生產(chǎn)廠家是江蘇中旗和河北威遠。由于噻蟲胺生產(chǎn)工藝相對簡單,許多不合規(guī)的化工企業(yè),包括一部分中間體生產(chǎn)企業(yè)都有在生產(chǎn)噻蟲胺原藥,且這一部分貨源占整體國內市場的比重較大,導致了目前國內噻蟲胺市場貨源相對混亂,市場價格也參差不齊的現(xiàn)象。
未來走勢及展望 1、隨著國內制劑登記證件的完善并開始正式投入銷售,未來2-3年內噻蟲胺的用量會呈逐年增長趨勢,尤其是在藥肥、拌種、種衣劑等方面會逐漸占取噻蟲嗪、吡蟲啉、毒死蜱等產(chǎn)品的市場份額。 2、噻蟲胺價格相對穩(wěn)定,近三年內最高峰時期出現(xiàn)在17年年底到達18萬/噸,相對于其他煙堿類產(chǎn)品噻蟲胺在17年的增幅相對較低(吡蟲啉從16年11月的9萬左右到17年5月的16萬左右,最高在17年年底達到24萬),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前期噻蟲胺相對市場需求量有限,在國內屬于相對較新的產(chǎn)品,并且沒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,其次是生產(chǎn)企業(yè)相對較多且不穩(wěn)定。 3、未來隨著國內噻蟲胺需求量的增加并逐步穩(wěn)定后,加上生產(chǎn)企業(yè)的正規(guī)化后,噻蟲胺原藥價格波動受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力度會加大。